「上癮容易,戒菸難。」戒菸不易的觀念一旦深植心裡,就真的困難重重了。
說不定你就總是自顧自地如此認定了,才一直不肯決心戒菸吧?
20年來每天抽菸2包半的我
從我戒掉20年的吸菸習慣起算,到今天寫這篇文章的時間已經超過3年。現在不但不想吸菸,連聞到二手煙味也會心情大差。
我雖然當時是一天2包半的老菸槍,戒菸時也並不覺得特別需要氣勢和毅力。硬要說的話,只需停下做兩件事:「去想和香菸有關的事」和「注意香菸的存在」。除此之外基本上什麼也沒做。
因為我連《1000萬人都說有效的輕鬆戒菸法》一書都是邊叼著菸邊讀,而且翻不到10頁就放它生灰塵了。另外根據不可信的情報來源,那本書的作者似乎是個「洗腦文章的專家」,可能看到一半不知不覺就成功戒菸了喔!
總之只要能夠撐過3天不吸菸,一定就能戒菸──我以自己的經驗如此斷言。
尼古丁的成癮性
雖然眾說紛紜,其中一個論點是說香菸的成癮性比酒精或古柯鹼都高。
照這理論,能戒菸成功就表示萬一哪天中了古柯鹼,也有足夠定力戒除古柯鹼毒癮!雖說由沒有古柯鹼中毒經驗的我來斷言也沒有說服力,但這樣的推論大概會是錯誤的。
那麼這些資訊是從哪流到市面上的?明知會樹敵還是得不吐不快,答案是因為社會上有「不期望戒菸的既得利益者」。畢竟香菸具有大規模的商業市場。
不管怎樣先入為主的觀念只會對自己的行動造成阻礙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。首要之事便是讓內心化為一張白紙。
戒斷症狀和其他方面的依賴性
聽說在戒除尼古丁的3天內都是戒斷症狀的高峰期,之後不適會慢慢舒緩下來。對此觀點我是深有同感。
不過如果有度過前三天的難關卻還是戒菸失敗的人,就可能需要另闢蹊徑。究其緣故,可能是因為雖然生理不再依賴尼古丁,「心理性依賴」或「習慣性依賴」卻持續產生影響。
吸菸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
其實「吸菸」的行為和嬰兒期吸吮手指的行為有所關聯。明知有害卻停不下菸癮的理由就在於此。
違反自己意志的斷奶,使得嬰兒開始吸吮手指,為的是消除失去和母親連繫的不安。
你一定也是常常是因為「總之先讓心情冷靜一下」的衝動,將菸叼進口中。實際上在點火吸取尼古丁之前,「嘴巴叼著香菸的動作」就足以帶來某種安心的感覺。
吸菸的動機多半不是因為「菸很香很好聞」,而是「嘴巴覺得無聊了」。因此要平撫心緒的時候手不自覺伸向香菸。多數戒菸道具做成用嘴叼著的形式也很合理,其實就是「成人用奶嘴」。
心理學上的自我碰觸
在心理學上,碰觸自己的臉龐或身體一部分的行為稱為自我碰觸,表達內心「想要安心」的意圖。叼菸的動做可以視為「嘴唇」的自我碰觸。
吸吮手指的改善方式
對於怎麼樣都忍不住去吸吮手指的小孩,醫師會這麼說。
「記住喔!手指絕對不可以從嘴巴裡拿出來喔!」
小孩聽醫師這麼說,就會反過來變得不願把手指放進嘴巴裡了。此法利用了人類所擁有「心理抗拒」的特質,就是感到自由被侵犯時,不論原因為何都會引起反抗意識。
不安感特強的老菸槍
上一根菸還未熄滅,就點起下一根,持續不斷吸菸的人我們稱之為老菸槍。
然而吸菸感到最美味的只在第一根的前2、3口。多麼老菸槍也不可能不斷吸菸,又不斷感到「美味」。
他們的菸癮應該是平常的不安和失意累積過多所致。作為渴求安全感的表現,取而代之的就是吸菸的行為。
結論
你覺得今天的文章怎麼樣呢?
戒菸讓人望而生畏的理由並非成癮於香菸成分中的尼古丁或焦油,更大的原因是想藉由「嘴唇」的自我碰觸以「獲得安心感」的心理。出人意料吧?
最後,祝你有個美好快樂的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