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四肢、背部、臉等部位,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起了大大小小、形狀不一的紅色膨疹,癢得夜裡睡不著覺,白天沒辦法集中精神工作」如果上述情況發生在你身上,那麼請注意「蕁麻疹」可能找上門來囉!

本篇將介紹蕁麻疹是什麼,以及它的原因和症狀,讓你能大約了解自己身上的不明紅疹到底是不是蕁麻疹?嚴不嚴重?該不該看醫生?讓每個人找到正確的應對方式。

什麼是蕁麻疹

蕁麻疹,英文在醫學上稱之為「Urticaria」,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,根據統計,大約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得過蕁麻疹。關於蕁麻疹這個名字的由來,有一種說法是:因為發病時的皮膚症狀和碰到咬人貓(別稱:蕁麻)很相似,才會以「蕁麻疹」來命名。發病部位會像被蚊子叮咬般腫脹,並於皮膚上形成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腫塊,通常會伴隨紅腫及強烈的搔癢感由於單一病灶不會存在超過24小時,且可能在短時間內反覆發生,因此又被稱作「風疹」。急性蕁麻疹大約在數十分鐘到一兩天內就會不留痕跡地消失;慢性蕁麻疹則可能會持續數個月到數年。大多數的蕁麻疹都是由不明原因引起的,只有三成左右能清楚知道為什麼發病。

長蕁麻疹的原因

蕁麻疹的本質是,血管周圍的肥大細胞由於某些不明原因(例如:接觸到誘發因子)釋放出組織胺,造成血管擴張、膨脹,血漿容易滲透到血管外,讓皮膚呈現紅腫的狀態。此外,組織胺也會刺激癢覺受器,造成皮膚搔癢,這也就是為什麼蕁麻疹通常都奇癢無比的原因。

蕁麻疹以持續發作時間做區分,連續發作六週以下定義為急性蕁麻疹,以上則為慢性蕁麻疹,兩種蕁麻疹在臨床症狀大致上相同,有少數例外,而由於不同誘發因子導致的急性與慢性蕁麻疹大約有下列幾種:

急性蕁麻疹

大多數的急性蕁麻疹都是因患者不小心接觸到容易引發過敏的「食物」如:魚類、蛋奶類、肉類、水果,「食品添加物」如人工色素、防腐劑,「藥物」如抗生素、止咳藥等等而引起「過敏症狀」,這類蕁麻疹只要找出過敏原就能有效的預防。而這類蕁麻疹也被稱作「過敏性蕁麻疹」。

慢性蕁麻疹

慢性蕁麻疹依照不同的成因,又可以區分為下列幾種類型:

慢性尋常型蕁麻疹

  1. 自體免疫性蕁麻疹:例如:紅斑性狼瘡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第1型 糖尿病等等自體免疫相關疾病所導致的蕁麻疹,有一半原因不明的蕁麻疹可能屬於此類。
  2. 感染性疾病:普通的感冒病毒、細菌等等引起免疫反應而引發的蕁麻疹。
  3. 自發性:最難治療的一種蕁麻疹,找不到病因,通常療程會拖到數年。

物理性蕁麻疹

物理性蕁麻疹顧名思義屬於接觸性的蕁麻疹,凡是接觸到特定過敏原皆有可能造成。

機械性刺激引起:
  1. 皮膚劃紋症:被硬物劃過皮膚便會發紅、水腫。
  2. 延遲型壓力性蕁麻疹:受壓後4~6小時後出現膨疹,易發生在腰間(繫皮帶處)、女性內衣勒痕處等部位。
  3. 震動型血管水腫:受到震動刺激而引起皮膚局部水腫、發紅。
溫度刺激引起:
  1. 膽鹼型蕁麻疹:運動、流汗、緊張、攝入熱食時容易引發,刺痛感比搔癢感更強烈。
  2. 冷蕁麻疹:遇冷就發,加強保暖可以稍作舒緩。
  3. 其他:腎上腺型蕁麻疹、運動引發型蕁麻疹等等。
日光性蕁麻疹:

是一種罕見疾病,遇紫外線,甚至照射到可見光就有可能引發過敏反應。

水因性蕁麻疹:

是一種罕見疾病,接觸到水就可能引發過敏,詳細的誘發因子至今仍不明。

血管炎性蕁麻疹

和一般的蕁麻疹不同,是因小血管發炎而導致紅血球滲漏血管外,引起紅斑,通常會持續超過24小時但不會癢,有時還會伴隨發燒、關節疼痛等較為嚴重的症狀,且消退後會留下褐色色素沉澱

蕁麻疹會傳染嗎?

蕁麻疹的種類眾多又是常見的皮膚病,許多人患者、家屬會擔心蕁麻疹具有傳染性,實際上,由於蕁麻疹本身不是感染源,而是受到過敏性或非過敏性因素影響所引起的症狀,所以並不會傳染。但要注意也有受病毒或細菌感染而引發的蕁麻疹,不管要預防何種疾病,保持個人衛生清潔是很重要的。

蕁麻疹的症狀

若得了蕁麻疹,通常會產生下列症狀:

  1. 會產生像被蚊蟲叮咬般,紅腫且大小、形狀不一的膨疹。形狀有圓形、橢圓形、不規則形,大小則從2mm~3mm到好幾個膨疹相連而成,長約10mm的都有。
  2. 病灶通常在24小時之內就會身體吸收、消退,且不留痕跡,不過有反覆發作的可能性。
  3. 常伴隨著強烈的搔癢感、灼熱感、刺痛感
  4. 包含臉部在內,全身都有可能長蕁麻疹,不過慢性病患者的病灶大多會在同一個位置反覆發生。
  5. 慢性蕁麻疹的患者大約會在每天固定的時間發病,以傍晚~晚上發病的患者居多。
  6. 若引發嚴重過敏反應,甚至感染到黏膜,可能引發呼吸困難、休克、胃部不適、拉肚子、噁心、嘔吐等症狀,因此若在眼睛、嘴唇、舌頭、四肢等處出現皮下腫脹的症狀,一定要盡快就醫,尋求專業的幫助。

哪些人容易得蕁麻疹

相信沒有人想體驗這些折磨人的症狀,不過有沒有哪些人比較容易得蕁麻疹呢?

實際上,任何年齡都有可能得到蕁麻疹,不過根據統計,女性得蕁麻疹的機率是男性的2~3倍,尤其30歲~40歲左右的女性更容易得蕁麻疹,推斷原因為這個年齡層的女性承受較多工作、家庭、育兒的壓力,導致免疫力較為低落所導致。
研究也顯示,許多慢性蕁麻疹患者有長期的壓力和失眠問題,因此若想避免成為蕁麻疹的高危險群,適當地釋放壓力維持良好的睡眠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
蕁麻疹與其他皮膚病、蚊蟲叮咬的區別

蕁麻疹紅腫的症狀和蚊蟲叮咬很類似,常常讓許多人錯判,其實最簡單可以分辨蕁麻疹與其他皮膚病、蚊蟲叮咬的區別,就在於蕁麻疹消退後「不太會留下痕跡」,病灶不易有分泌物產生,也不會留下疤痕。如果以為自己是被蚊蟲咬了,結果沒過幾個小時紅腫就消退了的話,就很有可能是「蕁麻疹」發作了。

總結

由於蕁麻疹是十分常見的皮膚病,每個人都有得蕁麻疹的風險,事先了解蕁麻疹到底是怎麼樣的東西,有哪些類型和症狀,才不會在身體出現莫名紅疹時慌慌張張、擔心又緊張,而是可以冷靜地採取正確的應對方式。記得,在發現自己出現疑似尋麻疹症狀時,可以先冰敷舒緩、若是輕微的急性蕁麻疹,可能在你看醫生之前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,若是有眼唇腫脹的現象,則建議盡快就醫。

另外,在蕁麻疹的期間要注意飲食,說不定某樣你隨意放入口中的東西就是引發你過敏的元兇!最後,也是最重要的是,不管在癢都千萬「不能抓」!抓破了可能導致細菌感染等更多嚴重的問題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