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有跟親戚朋友的小小孩相處過嗎?明明是初次見面,小朋友卻搖搖晃晃的走過來撒嬌,還主動喊你一聲阿姨、叔叔。就算再怎麼樣的鐵石心腸,也一定會被這樣的景象融化,心裡也第一次湧現「成為別人長輩」的奇妙感受。

想像一下幾年過後,再跟這個親戚小孩見面時,他卻已經有些改變了。不一定是叛逆青少年,但可能變得比較害羞沉默,不僅看都不看你一眼,還一直躲在爸媽背後滑手機。「他怎麼不太一樣了?」你感到好奇,並找到機會,試著和那個自己曾經牽過小手的孩子搭話。

嗨,還記不記得我啊?」在這句話說出口前,腦袋彷彿有一道強大的電流閃過。這不就是從前自己常常遇到的過年長輩起手式嗎?瞬間語塞的你,也只能嘆口氣,把準備拍對方肩膀的手,默默放了下來。

長輩真的是好意,但……


類似上面的心路歷程,相信已經不少人都經歷過。試著站在這樣的角度思考,也可以了解過年長輩丟出的種種問題攻勢,都是出於好奇及友善。既然知道對方沒有惡意,也實在沒辦法對他們抱怨、發脾氣,最後也只能草草應付,自己忍耐一下了。

心思比較細膩的長輩,會選擇尊重別人的隱私。然而大部分的長輩根本沒想那麼多,想到什麼就講什麼,也造成我們年輕人不少心理壓力。這些長輩為什麼那麼愛問問題?而遇到這樣的長輩時,我們又該怎麼反應呢?

為什麼親戚那麼愛八卦?


大家會不會有這種感覺:明明自己和同輩朋友都很普通,但為什麼提到親戚就好像怪人一堆,還時不時會聽到八點檔般的劇情呢?這其實是因為流言八卦的威力導致。

人在描述事情的時候,都會無意識的將事實誇張化。明明只是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,經過長輩、家族成員、LINE群組輾轉流傳,就漸漸成了一篇擁有起承轉合的完整劇本。

同樣的道理,在我們身上發生的事情,也可能不知不覺中變成整個家族的話題。對比較熱心八卦的長輩們而言,過年看到我們回家,就好像看到八點檔男女主角從電視裡走出來一樣。無論對故事是不是真的很感興趣,都會忍不住湊過來講講自己的心得感想,還想騙女主角本人劇透一下。

承認吧,我們並不熟


只要是人跟人之間,就一定會有個性合不合、處不處得來的問題,就算是親戚長輩也一樣。有些長輩親切有智慧,值得多多親近;有些就只適合早安晚安,在LINE上傳幾張貼圖;當然也有些長輩,是我們恨不得列為拒絕往來戶的。

面對過年長輩問題的第一步,就是要在心裡把親戚的類型分得清清楚楚。千萬不要因為對方是認識二、三十年的親戚,或者不想破壞年節氣氛,就試圖去討好不尊重你的人。某些人可以成為忘年之交;某些人就必須劃清界線,維持最基本的以禮相待就好。

主動透漏一些自己的線索


考試的時候「申論題」是最難回答,也是最需要準備的題目。而長輩們出的考題一向很單純,不外乎「學業、工作、感情、婚姻」四大科目,既然知道自己可能會被什麼問題考倒,那事先想好大致的答題方向,也是有必要的。

「分享近況」是家族團圓的必備活動,雖然有些親朋好友就是饒舌,但從頭到尾都讓這些親戚講話,似乎也不太公平。與其等到長輩開口發問,不如主動提起一些自己準備好的話題

假如不想被催促結婚、生小孩的話,那就把不相關的話題當成擋箭牌。即使只是上班時遇到一點點小煩惱,也可以把它誇大一點,拿來煞有介事的請教長輩。等他發表完一番言論「幫你解決問題」之後,自然就會把目標轉移到其他晚輩身上了。

「持續討論某個話題」在日文稱為「持ち切り」,從字面上來解讀,就好像手持一把刀子,砍瓜切菜一樣所向無敵。而在過年當天,事先準備好的話題,一定會成為你手邊的最強武器。

把握「一加一」的回答技巧


遇到不想繼續下去的話題,一般人只能等待對方的攻勢平息;但是高手卻懂得四兩撥千斤,把話題不知不覺帶往其它方向。具體該怎麼做呢?其實非常簡單,只要把握「一加一」的回話技巧就可以了。所謂的一加一就是「答一句話,給一個線索」,舉例來說:

「聽說你在找工作啊?找到了沒啊?」
「還沒耶,還在找。」

看得出來,對話在這邊停住了。因為對方一時之間肯定想不到其它話題,最後也只能繼續丟出「怎麼回事」、「為什麼」這些疑問,在同一個話題上打轉。

「還沒耶,還在找……疫情真的很嚴重。
「還沒耶,還在找……XX系畢業不太容易。

幫對方關起一扇門,就要同時打開另一扇窗。即使是問問題的長輩,轉動腦袋、找話題的時間也是有限的,當前一個話題走到死胡同,就會下意識撿起我們偷偷灑下的麵包屑,讓對話得以延續下去。

提到疫情,接下來就談談最近的新聞;提到學校科系的事,或許還可以趁機聊一下親戚小朋友們的近況……等等。使用一加一的回話技巧,不僅能夠避開自己討厭的話題,也能促成一次雙方都舒服的交談。只要對話的氣氛有營造出來,即使內容再怎麼空洞,長輩最後也會心滿意足的離開。

將底牌留到最後一刻


過年大家最怕的,就是同個話題被問到無數次。早上跟A長輩提到自己換工作,中午B長輩跑來問什麼原因,下午C長輩急著要介紹職缺給你,到了晚上吃團圓飯,還要在眾目睽睽下被拿出來討論一次。

要避免同一件事情被問東問西,建議大家可以把「底牌」保留到最後。所謂的底牌指的就是「自己的近況更新」,像是考試、找工作、男朋友的話題等等。這些私人情報都很容易被當成八卦,一旦太早曝光,每個長輩都可能跑來跟你「分享」他們的心得。

如果無論如何都一定會聊到自己的私事,那就盡量在晚餐前後再拿出來講,因為吃完飯就差不多要回家了,幾乎不會製造出單獨閒聊的機會,把底牌亮出之後就可以瀟灑離去。至於個人心得感想評論,就給長輩們一些時間醞釀,明年過年再分享吧(前提是他們還記得的話)。

暫時當個跟屁蟲


過年長輩的滔滔不絕,經常被比喻成砲火,要是不想受到波及,身段放低、保持低調是生存的不二法門。話雖如此,也不太可能每個人都是機關槍,一定有幾位人還不錯,是我們願意多多交流的。過年期間不妨鎖定一兩位個性好的長輩,整天就當他們的跟屁蟲,讓對方為你抵擋砲火。

如果和整個家族真的都不熟的話,也可以試著去找祖父母輩聊聊天、撒撒嬌,相對起來沒什麼壓力,也能讓他們眉開眼笑。此外,陪親戚小朋友玩,或盡量跟自己的家人共同行動、幫忙跑跑腿,都能避免和不喜歡的長輩正面對決。

逃跑是晚輩的特權


如果真的壓力太大、太煩,不希望過年還要見到親戚,那就動用晚輩的特權,逃吧

因為我們小時候都是跟著爸媽行動,所以每年回老家變得理所當然。但其實傳統習俗可以有一點彈性,如果真的過年不想回去,隨便編個理由推託都好。家裡面的人都可以理解,自己也不需要因此產生罪惡感。另外找假日一個人回去看看阿公阿嬤,相信他們也會一樣開心的。

最後

很愛東問西問的長輩,感覺似乎漸漸有絕種的跡象了?從前兩次過年就有不少「尊重年輕人」、「避免詢問隱私」的圖在LINE群組流傳,或許多少有受到影響。既然如此,我們晚輩也可以試著不要想那麼多,大方一點分享自己的事情。彼此坦誠相待的結果,說不定反而真的遇到貴人,得到意料之外的收穫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