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是在相對和平的現代,我們偶爾也會碰到令人心驚膽顫的情境。

你站在四層樓高的陽台邊往下看,會雙腿發軟、四肢無力嗎?
你有在大講台上對眾人進行演說的經驗嗎?
你相信世界上有鬼,有點風吹草動就以為有看不見的東西在嗎?
看到藤壺、蓮藕等有大大小小孔洞的照片,會全身起雞皮疙瘩嗎?

上面這幾項是多數人討厭甚至會感到恐慌的情境,嚴重到需要治療的就被稱為懼高症、社交恐懼症、靈魂恐懼症、密集恐懼症等等。

恐懼、害怕、厭惡,都是動物與生俱來,延續生命的本能行為,因為一些感受到威脅的事件,也可能藉由後天學習得來。當潛意識判斷身處危險環境之中,沒有與之抵抗的自信時,就會產生恐懼的情緒。

對恐懼做出反應,往往能從中看出你的性格,從輕微的排斥感到較嚴重的冷屋汗、暈眩、恐慌發作,反應愈強烈,性格形象愈鮮明。

可是如果因為害怕反應過度,對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,如何訓練「膽量」以減輕反應呢?

怎麼解讀恐懼的心理?


從達爾文「適者生存」的演化論,假設生物來到世界上,最大的目的是確保自己及後代的生存。時時刻刻感知危機的警覺性,將大程度決定一物種的生存率。

未知的恐懼

每個人都會經歷一段「怕黑」的時期,大部分的晝行性生物,包括人類,不可避免夜間視力退化、防禦能力變弱的宿命。黑暗等於夜晚,也是休息或防備相對薄弱的時段,對黑暗的害怕所引起的焦慮感,有助於度過明顯潛在危險的黑夜,因此對黑暗的恐懼可說是生存必不可少的危機意識。

長大後不怕黑,是因為成長過程中的知識與經驗化為力量,讓你確定在這片黑暗中不會出現威脅自身的存在。就算眼睛看不到東西,理性也能戰勝感性,相信一切盡在預料之中,恐懼自然會削弱許多。

安居樂業現代人的恐懼根源,其實是會肆無忌憚膨脹的想像力,好的恐怖片從頭到尾可以完全沒有你預期的恐怖怪獸跑出來,卻靠著氣氛營造把觀眾的心懸吊在半空中。

釐清膽量與勇氣

怕鬼的人膽子小嗎?不怕高是否意味有勇氣?

恐懼可以類比為玩遊戲遇到敵人,此時有「戰鬥」和「逃跑」兩個選項。

有確定能打贏的自信,就會做出戰鬥選擇;不知道敵強敵弱,也無所謂結果如何,先戰鬥就是膽大,逃跑就是膽小的體現;確定打不贏而逃跑就是所謂的恐懼反應;不確定是否能贏,但願意承認一切後果的行為就是勇氣

正面思考的人常會低估威脅,負面思考的人卻會高估威脅,因此正面思考的人彷彿無所畏懼,膽大包天;負面思考的人做事畏首畏尾,很像膽小鬼。不過你不會因此將樂觀和有勇氣連結在一起。

只有在評估恐懼的威脅超過自身能力和資源的極限,卻還是願意發起挑戰,並對此決定負責時,我們稱之為勇氣的表現。因為每個人出身背景不一樣,擅長與不擅長的事物不相同,因此膽量和勇氣只有本人有資格決定,也只能靠自己克服。

治病要除根,想完全克服恐懼症,至少不對生活造成窒礙,必須從深層心理開始探究。

恐懼症的深層心理

懼高症

懼高症是多數人的通病。高處會聯想到山崖、天空橋,象徵對新事物有所追求。

通常懼高症的人好奇心豐富,喜愛冒險,遇見未知事物就想一探究竟,但是又害怕在終點得不到理想的結果,習慣一個人背負心事。

懼高症代表複雜又矛盾的性格,不說他人難以理解,恐怕連自己都搞不懂自己真正的心意。

黑夜恐懼症

害怕黑暗的人代表對於未知有無比豐富的想像力,通常擁有積極開朗的性格。

可能因為聽太多夜晚的恐怖故事,或是從小被父母灌輸不乖乖睡覺會被壞人抓走的印象,當視覺神經停止供給光明的畫面,思考便會不由自主走向歪路,浮現不祥的恐怖想像。

解決辦法很單純,只要在你的想像中充滿美好事物,譬如定下一個創作目標,將過剩的創意用在好的地方,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,很快就能將恐怖的想像全部覆蓋過去。

小丑恐懼症

害怕小丑的人總是直話直說,不懂或不願在對話中摻雜謊言。

小時候沒有心機,相信著世界上沒有謊言。直到有一天,發現有人雖然說是這麼說,行為卻背道而馳的矛盾,始終相信的價值觀崩潰,便會開始排斥表裡不一的行為。

人類從嬰兒期開始就有察言觀色的能力。例如怕打針的小孩,其實是因為父母或護士一直在傳達「打針很恐怖」的訊息;聽到吵架聲的小嬰兒會大哭,其實是他感受到吵架時肅殺的氛圍。

看不出是在真笑還是假笑的小丑,等於廢掉了從臉部表情觀察人心的可能,如同前面所說,「未知」令人恐懼。

一本正經雖是優點,但可能被認為難以相處,試著軟化態度,活得更有趣與彈性。

社交恐懼症

害羞可說是輕微的社交恐懼症,社交恐懼以致社交障礙的惡性循環應是大多數人的煩惱。這種人的特徵是十分在意他人的眼光,參加社交場合前感到緊張,認為自己是個無聊的人,不敢隨心所欲地說話,會在事後反覆檢討當時是否有更好的辦法……

從小被教育不要跟陌生人走,卻不被告知原因;見到根本沒見過幾次面、搞不清關係的親戚或鄰居,卻因為沒叫人而在大庭廣眾下被責罵……這些命令往往人前人後大不相同,導致價值觀尚未確立的小孩無所適從,只好變相嚴以律己,以及對不相干他人社交的厭惡,從而下意識拒絕交流。

克服在人前說話的恐懼,可以由訓練口才、演講課、辯論技能建立自信,同時也要試圖相信「自己並沒有那麼重要」。過程可能相對漫長,但只要改變的動機強烈,一定有機會改頭換面成為社交達人。

結論

世界上有千奇百怪的恐懼症。怕蜘蛛的人具有領袖氣質;怕蛇代表願意為家人付出一切;怕血的人害怕死亡,特別重視健康。

恐懼是本能,有時未必是件壞事,只要不影響日常,留著說不定有助於生存下來。

雖然有部分是先天,但恐懼的對象肯定能由後天改變。真的很討厭膽小的自己的話,有心一定能改變。

祝你有個美好快樂的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