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啊~」又到了寶寶的吃飯時間,但是張開嘴巴才發現,嘴唇內側怎麼有層白白的斑點?本來以為是奶垢,但不管是喝點開水試著沖掉,還是輕輕用紗布擦拭,似乎都不管用。遇到這樣的情況,媽媽們就有辦法合理懷疑,寶寶可能是感染上「鵝口瘡」了!

鵝口瘡是一種黴菌感染


鵝口瘡是由一種名為「白色念珠菌」的黴菌所引起的口腔感染症。白色念珠菌是一種和人體共存的黴菌(真菌),平時定居在口腔,以及我們身體上有皺褶黏膜構造的地方。女生可能對這個名字有點印象,因為白色念珠菌除了會造成鵝口瘡以外,也是私密處感染的元凶。

延伸閱讀:白帶分泌量增加、呈現灰白&黃綠色是正常的嗎?這幾個狀況要當心感染陰道炎!4大改善與預防方法有效對付變多的白帶,揮別私密處異味與悶騷感👋

鵝口瘡原因在缺乏免疫力


無論是大人或者小朋友,身上其實都住著一定數量的白色念珠菌。這種黴菌平常安安份份,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,不過在我們生病受傷、抵抗力差的時候,就可能跑出來搗亂。而小嬰兒尚未發育完全的免疫系統,自然就會使他們容易成為白色念珠菌的目標。

當然了,鵝口瘡不是小嬰兒才會感染,大人也可能因為免疫力下降的關係,使鵝口瘡找上門來。除了會讓免疫系統忙不過來的重病(癌症、AIDS)之外,長期使用類固醇、抗生素等藥物,也可能會有抑制了其它病原,卻讓念珠菌獨自坐大的情況發生。

一歲以前最常發生


鵝口瘡是因為免疫力不足造成黴菌感染,那麼換個角度想,只要免疫力慢慢成熟,鵝口瘡也會自然而然的消失不見。事實上,鵝口瘡出現在1歲以下小嬰兒身上的機率最高,是2%到5%左右,以3、4個月大最常見;不過只要在滿周歲之後,就幾乎不會發生

鵝口瘡不會痛,但可能影響食慾


鵝口瘡的感染面積看起來很大片,但有沒有發現寶寶卻幾乎不哭不鬧,意外的還蠻安分呢?其實跟同樣念珠菌造成的口角炎不同,只要不是把白斑硬摳下來,鵝口瘡基本上是不會癢也不會痛的,這點或許可以讓媽媽們鬆口氣。

不過站在當事者寶寶的感受,可能嘴巴裡面還是會有一點異物感,覺得不是很舒服。這可能會讓寶寶的食慾降低,變得比平常更難餵。

延伸閱讀:火氣大還是缺乏B群?口角炎一直好不了,先了解發生的原因!

分辨鵝口瘡與奶垢:擦不掉的白色斑點


鵝口瘡外觀特徵,就是像積雪一樣的白色斑點,顏色可能有深有淺,主要分布在嘴唇兩頰內側上顎以及舌頭表面。如果單從外表判斷,鵝口瘡幾乎和小寶寶喝奶殘留的乳垢長得一模一樣。

簡單辨別鵝口瘡還是乳垢,媽媽們可以準備一條乾淨的紗布巾,沾點水輕輕擦拭白斑的部位。如果是乳垢,那麼遇到水很容易就能被擦乾淨;而比較厚的鵝口瘡可以刮出一點屑屑,如果白斑只有薄薄一層,不但擦不乾淨,用力刮還可能讓小嬰兒痛得哇哇大哭。

需要看醫生嗎?鵝口瘡的治療法


由於鵝口瘡基本上不會造成疼痛,而且原則上一個禮拜以內就會自然痊癒,因此媽媽們剛發現症狀的時候,大可不必驚慌,選擇先觀察一下再伺機而動。有些比較少見的情況,比如嘴巴發炎很嚴重,影響到寶寶正常哺乳、進食;或者持續一周以上遲遲好不起來的話,那可能就需要一些積極治療了。

鵝口瘡的治療方法很簡單,是採用抗黴菌成份的外用藥膏或藥粉,塗在患部上面就可以了。要注意的是,黴菌的構造就像香菇一樣,向下紮根紮得很深,沒有清除乾淨就容易再度冒出頭來。所以在鵝口瘡的白斑消失不見之後,最好持續多擦幾天,才更能抑制看不見的念珠菌復發。

寶寶感染鵝口瘡,清潔消毒最重要


像念珠菌這類的黴菌,跟細菌不一樣的地方,在於透過直接接觸,會產生傳染的風險。也因此寶寶如果感染鵝口瘡的話,平常會碰到嘴巴的奶瓶、餐具、奶嘴、固齒器等等,每次使用過後都要加強消毒清潔,而且也要避免和家裡其他孩子共用喔。

包括造成鵝口瘡的念珠菌在內,在我們大人身上住著很多病菌,媽媽本人更是不例外。念珠菌常見的傳遞管道之一,就是媽媽的手指。而且即使沒有直接碰觸嘴巴,愛吸手指的寶寶,也可能間接把病菌吃進肚子裡面。建議平時可以多用肥皂清水幫寶寶擦手,同時本身養成勤洗手習慣,也是很重要的。

延伸閱讀:BLW寶寶主導式離乳法入門!這樣吃的寶寶不挑食?比較不會胖?實施原則與優缺點比較總整理,資深育兒網友推薦的菜單、餐椅&圍兜都在這!

親餵媽媽要注意


有親餵習慣的媽媽,也要注意保持乳頭的清潔衛生,像有些鵝口瘡外用藥,就是直接塗在媽媽的乳頭上面。由於母乳含有豐富的營養,再加上悶在衣服布料裡面,等於打造出黴菌喜歡的生長環境。

為了在產後快速回復身材,有些媽媽們會選擇游泳來消耗熱量。然而公共游泳池往往也是各種病菌的溫床,回家接觸寶寶或者要親餵的話,清潔上必須十二分用心才行喔。

延伸閱讀:母乳有什麼優點?導致寶寶黃疸怎麼辦?如何做讓母乳發揮最大效益?從發奶秘訣、保存方法到過期母乳用途,親餵媽媽們不可不知的完整母乳攻略!

接種疫苗前務必諮詢醫師


從寶寶出生到滿一歲左右,是接種疫苗最頻繁的時期,包括卡介苗、五合一、B肝等等,在一歲以前都要施打完畢。然而一歲以前同時也是鵝口瘡好發的年紀,如果寶寶反覆出現鵝口瘡症狀的話,代表免疫可能正處於不平衡的狀態。建議爸媽們早一步諮詢小兒科醫師,確認會不會對接種造成影響喔!

延伸閱讀:【新手爸媽須知】如何迎接寶寶到來?新手爸媽的你們準備好了嗎?先看這篇讓你不因寶寶手忙腳亂

最後

被鵝口瘡纏上一次之後,為了讓小寶貝不要再度感染,相信媽媽們一定都會努力把清潔與消毒做到完美;不過這裡反而要小小提醒一下,可別因為害怕病菌的關係,而把自己搞得太神經質囉。

如同前面提到,念珠菌是我們身上本來就有的菌種,最好的狀態就是與它們和平共存。先別說再怎麼消毒,都很難做到真空無菌的狀態;把小嬰兒放在溫室裡面,也就等於是在削弱他們的抵抗力。

圍繞在寶寶身邊的各種細菌與病毒,我們都可以簡單分成兩類:有些一旦感染就代表事態嚴重,需要馬上治療;有些真的就符合那句尼采名言:「擊不倒我的,使我更強大」。而無論是鵝口瘡還是念珠菌感染,毫無疑問都屬於後者,媽媽們大可不必緊張!